栏目分类
最新动态

当前位置:新宝GG注册 > 最新动态 >

热点资讯

“弄璋之喜、文定之喜、于归之喜”,是何意思?到底怎么用?

发布日期:2024-08-23 00:52    点击次数:87

我国古代使用的文言文中,有着许多的敬辞和谦辞,举例来说,称呼他人的父亲为“令尊”,称呼他人的母亲为“令堂”;而称呼自己的父母,则说“家父”、“家母”。在表示生了男孩或女孩时,人们也不直接说明,而是用“弄璋”和“弄瓦”来代替。那么,“弄璋之喜”和“弄瓦之喜”分别指什么?各自有什么典故呢?

“弄璋之喜”和“弄瓦之喜”都出自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《诗经》。在《诗经·小雅·斯干》中写道:

“乃生男子,载寝之床。载衣之裳,载弄之璋。其泣喤喤,朱芾斯皇,室家君王。乃生女子,载寝之地。载衣之裼,载弄之瓦。无非无仪,唯酒食是议,无父母诒罹。”

诗中的意思便是,生下男孩,便让他把玩“璋”,生下女孩,便让她摆弄“瓦”。我们先说说“弄璋”,那么,“璋”是什么呢?在我国著名的语言名著《说文解字》中,对这一物品介绍道:“璋,剡上为圭,半圭为璋。”

从书中可以看出,璋指的是一种玉器,并且不是一般的玉器。记载礼乐制度的儒家经典《礼记》中,有一章名为《祭统》,指的便是祭祀时的礼仪,而其中写道:“大宗执璋。”古代宗法制度中,嫡系而最年长的叫做大宗。那么,在祭祀时只有地位最高的大宗可以拿着璋,可见璋是一种象征意义很崇高的礼器。

后来,著名的明太祖朱元璋,名字中有“璋”,据说就是因为这种礼器的顶端很锋利,而原本因出身低微、文化水平低,只被叫做“朱重八”的明太祖在为自己取名时,考虑到璋攻击力强,便将自己的名字取作“朱元璋”,谐音“诛元璋”,取“诛灭元朝的利器”之意。

而在诗经的时代,璋因其是珍贵的礼器,被赋予了品质高洁的含义。中国素来有喜欢玉石的传统,同在《诗经》中的《国风·秦风·小戎》中曾写道:“言念君子,温其如玉。”而和《诗经》成书年代相距不久的屈原也在其《楚辞·九章·怀沙》中写过:“怀瑾握瑜兮,穷不知所示。”的名句。

这些句子中都把玉作为君子和高尚的象征。璋作为礼器,其地位更是比普通玉石更加高贵,于是人们便让新生的男孩把玩璋,从而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够拥有玉石一般的品德。这和旧社会流行的“抓阄”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
知道了“弄璋”,“弄瓦”也就好理解了。这里的瓦当然不是瓦片,后人为《诗经》注释而著成的《毛传》中解释道:“瓦,纺塼也。”也就是说,“瓦”指的是妇女纺织采用的一种纺锤。

所以“弄瓦”便是在女孩出生时让她玩弄纺锤,这时父母长辈希望她长大后能够精于纺织,成为贤妻良母。尽管“弄璋”、“弄瓦”的区别属于古代重男轻女思想的一种反映,但这一说法仍然是很有文言文韵味,很高雅的。

文定之喜

1、订婚又称为“文定之喜”。以前结婚分提亲、订亲、成亲。定亲后,男方将上述礼品用杠箱抬到女方。女方回礼多为金团、油包及闺女自做的绣品。

2、定亲凭证,男方送“过书”,俗称“红绿书纸”(纸张两层外红内绿),女方送“回贴”认可,俗称“文定”。故旧时夫妻吵嘴,妻子常说我是有“红绿书纸”的,以此抑制丈夫。继“文定”后择吉迎娶,由择日店拣“好日”的日子。

于归之喜

于归之喜的意思是女子出嫁之喜。于归之喜的由来:古代女子地位十分低下,所以女子在出生后一直被视为别人家的人,女子出嫁到夫家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回家,而在女子出嫁到夫家时,婆家还需要准备一双新鞋子给新娘,意味着从此之后就成了夫家的主人了,而娘家对于新娘来说就不在是传统意义上的家

所以会有“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”这样的说法。这就是女子出嫁被称为于归之喜的由来。而在现在于归同样有出嫁的含义,通常指的是新郎新娘举行婚礼,宴请亲朋好友的当天。

花烛之喜

花烛之喜,古代指的是男子的结婚,和于归之喜是相互对应的。因为古代将新婚的第一夜称之为洞房花烛夜,由此有“花烛之喜”之说。现在“花烛之喜”泛指新婚、结婚大喜。

乔迁之喜

乔迁之喜,这个比较好理解,日常用的也很多。乔迁之喜,最早也是出自于《诗经·小雅·伐木》,“鸟鸣嘤嘤,出自幽谷,迁于乔木”。

原意是指鸟离开山谷,搬到了树上。古代是用在祝贺别人升官或者搬家,现代除了这方面的意思,还可以用来祝贺一些商业搬迁,比如迁移办公室等。

弥月之喜

是祝贺孩子满月的祝福词,“弥月”就是满月的意思,也就是婴儿出生后满一个月的日子。

进益之喜

主要是祝贺学业或者仕途上的进步。多用于祝福孩子考上大学或者学业有成。

握珠之喜

主要是庆祝家中新添了人口。另外,还有掌珠之喜则是庆祝生了个女儿。


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新宝GG注册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